产教融合为“引擎”!看金昌校企如何“双向奔赴”
产教融合是产与教、校与企的“双向奔赴”,如何落地实施至关重要。10月17日,“全面深化改革的金昌实践”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对学院打造的有效、有益、有创新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一探究竟。
走进学院实训楼,冶金与化学工程副教授徐兴莉正在为有色金属制冷冶金技术2303班的学生讲解“冶金机电设备点检”。经过25分钟的理论讲解后,同学们进入实操环节,大家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通过行车操作台模拟真实生产环境下行车的驾驶技巧。
“教学场景基于专业、贴近产业、紧盯前沿,模拟真实的制造现场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提前适应产业环境。”徐兴莉介绍说,“学生毕业即入职、上岗即胜任,已成为我市‘2+4’现代化产业体系优质稳定的技能型人才来源。”
技术发展,人才先行。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把产教融合作为搭建人才梯队的重要发展战略,把人力资源建设延伸到培养环节。2024年徐兴莉以青年人才的身份向市科技局成功申报《深入对接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体系,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
“之前我市关于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与实践的研究内容较少,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产教融合的宏观研究上,此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市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优化,为我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市科技局副局长胡良说。
截至目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金川集团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等20多家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学生在企业完成顶岗和生产实习,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多元办学机制更加深化。
自2018年起,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金昌经开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教联合体和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企业新建产业学院、实习就业基地11个,推动形成政行企校、产教融合运行对话机制。与2所中职学校签订“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协议,与32所中职学校签订“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协议,推动贯通培养取得新进展。与金川集团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基地1个,与金昌经开区6家重点企业共建了有色冶金、化工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省级双高专业群“厂中校”建设全覆盖。这是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与企业“双向奔赴”交出的成绩单。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采用小班制教学,每班40人左右。学院还建设了实训中心,教室分为授课区和实操区,一边是课桌,一边是设备,并提供充足的实训耗材,以实操带动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促进学生对实操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精进,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释放出强烈的创新愿望和活力。
目前,学院实训中心已成为集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教师实践、技能大赛、职业能力评价等于一体的“结构化、场景式”实训基地,成为学生从“在校生”向“职场人”自然转变的过渡桥梁,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软着陆”,为人才成长蓄足了强大“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