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点燃希望 用真情传递温暖——金昌市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爱心是世界上最为温暖的情愫、最为高尚的品德、最为隽永的力量。金昌,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充满爱心温度的全国文明城市。这里,处处可见守望相助的善行义举,每天都有扶危济困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着城市内外兼修的气质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金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结对关爱行动作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打造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有力抓手,举全市之力开展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行动,通过“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以实际行动浸润爱心、传递爱心、激荡爱心,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爱心金昌全民共建
文明城市“成色更足”
省委书记胡昌升在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指出:“仁爱之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弘扬爱心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后,金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指导方案起草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议通过《金昌市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结对帮扶行动”和“爱心社会建设行动”两项重点任务,市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联亲认亲,各级各部门单位精心组织,走亲访亲,全市上下掀起结对关爱的热潮。市委书记王钧批示:“要精准对接、务求实效,抓特色、抓提升、抓进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方太批示:“要更加注重帮扶质效,推动结对关爱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市关爱办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综合调度、专项调度,全市结对关爱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各级各帮扶单位与县、区关爱办形成双向沟通衔接机制,精准摸排三类关爱对象底数,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清洗,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颜值,更体现在其内涵上。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金昌将结对帮扶、爱心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积极搭建参与平台,汇聚多元爱心力量,用仁爱之心、道德之美、向善之魂标刻城市文明新高度。坚持“逢6上街”机制,在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确定主题活动,组织所有帮扶单位和结对干部集中开展入户走访,靶向解难,精准帮扶,确保帮到关键处、扶到急需时。广大结对干部切实将关爱对象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情怀,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关爱对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自觉用爱心践行为民初心。去年冬天,全市开展“三查三看三帮”主题帮扶活动,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今年元旦前,开展以“新年访亲送温暖送祝福”为主题的“五个一”帮扶活动,为关爱对象送去了真情关爱和美好祝福。春节期间,开展以“阖家团圆·情暖新春”为主题的系列帮扶活动,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00多名干部与关爱对象一起包饺子、炸麻花、拍“全家福”,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今年“五一”前,开展“春风化雨·爱在金昌”主题帮扶活动,帮助关爱对象清理环境卫生、栽种菜苗,协调解决教育、就医、康复、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截至目前,省、市、县(区)三级274个帮扶单位2272名干部与全市2272户2450名关爱对象(其中孤儿180人、困难重度残疾人1668人、特困家庭602人)结对认亲。全市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7488次,走访探视12453次,协调对接有关政策事项10413个,解决实际困难1834个,帮办实事2747件。工作成效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中新网、《甘肃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报道。
爱心举措精准可及
人文关怀“本色更浓”
涓涓爱心汇聚成河,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全市各级帮扶干部常态化走进关爱对象家中,对照保障政策和责任清单,认真核对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养老保险、教育救助、医疗康复、住房保障、就业扶持等7个方面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关爱对象所思、所忧、所盼,力所能及提供资金和物资帮助,并坚持做到“四必到”,让每一名孤儿都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困难重度残疾人都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
永昌县河西堡镇镇长闫庆俊结对9岁脑瘫患儿,他先后15次入户走访和联系医疗机构,帮助患儿进行百余次的康复治疗和认知技能训练。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患儿智商评分由刚入院时的24分上升到现在的68分,性格、行为、学习、交流能力都有了显著变化,让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看到了希望。在全省“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上,省委书记胡昌升点名表扬闫庆俊的帮扶案例。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建明结对的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化名伟伟)。自结对关爱以来,他一直牵挂着伟伟的身体和学习,积极协调市残联和人工耳蜗生产企业,为伟伟植入价值22万元的人工耳蜗,使孩子的听力从90分贝以上恢复到接近30分贝,让孩子重获新“声”。市残联理事长丁建新积极协调,帮助双腿残疾的关爱对象小陈入住34平方米的出租屋,给小陈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金川区委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刘润枝通过结对认亲,成为孤儿小瑞(化名)无话不谈的“爱心妈妈”,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孩子原本孤僻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永昌县城关镇沙沟岔村有两姐妹先天肢体残疾,长期到外地接受康复治疗,高昂的治疗费和生活费用让家庭不堪重负。在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困难后,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残联组织将两个孩子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进行重点救助,协调将孩子从永昌县转学到金昌市区小学读书,并帮助孩子父母在金昌找到稳定的工作。如今问起孩子的父母,他们满是感激与喜悦:“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孩子康复治疗方便多了,我们能够就近照顾孩子,还能务工增加收入,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有干部们的帮助,不知道我们的日子怎么过。”
爱心建设扩面提质
民生答卷“底色更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围绕打造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金昌立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一系列民生项目,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固民生保障底板。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将建设托育机构、村级互助幸福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公租房租赁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困难残疾人关爱服务等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有效解决了“托育难”、空巢独居老人“吃饭难”,残疾人“康复难”“出行难”、困难群众“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民政部门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各级残联为全市有需求的420名残疾人精准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全市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行业部门各尽所长、各显其能,认真研究谋划针对三类关爱对象的特殊照顾政策,找准关爱“发力点”,架起帮扶“连心桥”。司法部门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建立特殊困难群众“一人一档”法律服务档案,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三类关爱对象申请法律援助实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对老年人、残疾人、特困供养户等特殊群体依法减免相关服务费用。卫健部门选派40多名优秀医师常态化开展送医上门服务,为三类关爱对象免费提供卫生健康巡诊服务,并实施市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方式,有效减轻关爱对象就医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目前已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城镇低保户等80余人实现就业。
一个温暖有爱的城市,从不缺少善良和正能量。近日,在4A级景区紫金花海中,在繁华热闹的街角里,在居民小区的醒目处,多了几处爱心满满的特殊小屋,这些小屋就是省残联扶持项目——助残就业“爱心屋”。“爱心屋”项目既能更快地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融入社会、改变生活,又能更好地彰显爱、展示爱、传递爱、放大爱。一大早,残疾人小许就在紫金花海“爱心屋”里忙碌起来,擦桌子、扫地、摆放商品,她和伙伴干得起劲。这个“爱心屋”室内面积20平方米,室外面积200平方米,由小许和同伴经营售卖各式饮料、小吃等,还销售福利彩票。目前,金川区建设的6个“爱心屋”和12个“爱心摊位”已全部投入运营。小许说:“之前一直在家里待着,到‘爱心屋’工作后,有了一份收入,这是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关怀,我们很有幸福感。”
一项项惠民暖心的政策举措,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将爱心资源和力量投向了社会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爱心力量多元协同
公益志愿“特色更显”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爱心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走在金昌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红马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全市注册志愿者10.6万名,占全市总人口的24%。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常态化走进社区、乡村、学校、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送温暖、献爱心,爱心善举在金昌大地蔚然成风。
党政机关率先行动。坚持“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微心愿”“关爱陪读妈妈”“爱心济困·温暖常伴”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市文明办、市卫健委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爱心献血活动,爱心市民共献血175万毫升。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五社联动·助老护小”志愿服务活动,为“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关爱服务。妇联组织实施“家家幸福一元捐”项目,并组织80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孤残、困境儿童“一对一”牵手,使这些孩子心有所慰、难有所帮、学有所教,“孤而不苦”。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未保办实施“未来有你·共护前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开展“陪伴成长”“彩绘童心”“微心愿征兑”等主题活动30多场次,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486人次,特别是15名困境儿童通过个案服务,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永昌县慧民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组织78名志愿者,每月固定开展2次“爱心永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独居、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理发、助浴、康复、护理等志愿服务6810人次。金川区“幸福家”社工站帮助10名残疾人掌握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并提供辅助性就业,使残疾人减轻了家庭负担,积极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公益慈善及时跟进。全市218个社会组织、50多家爱心企业踊跃参与爱心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链接优势,积极开展慈善捐助,辅助提供结对帮扶。市温州商会、市民勤商会等社会组织和甘肃联凯生物科技公司、甘肃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爱心企业向市社会福利院、市特殊教育学校等捐赠学习用品、净水机、热水器、除颤仪、制氧机等物资,价值50多万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累计捐款(含物资)540万元。金川区在各村委会、城市社区居委会设立“结对帮扶·爱心金川”公益金,动员社会各界捐款,公益金主要用于爱心建设“微公益”,目前已筹集善款60多万元。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一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结对关爱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全市通过结对关爱,在联系交流、帮办实事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中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在汇聚爱心、传递真情中擦亮了文明城市品牌,在全民参与、协同推进中激发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阳光洒满爱心城,结对帮扶情更浓。新征程新使命,金昌将立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续写“爱心金昌”华彩篇章,让无疆大爱在金昌大地恒久激荡,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爱心金昌建设格局,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新金昌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实道德支撑。